非煤收入7744亿元,同比增长67%,一批以煤电一体化、煤焦化、煤气化、煤液化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项目和转型标杆项目全面推进,煤炭转型跨越发展步入了快车道。
2012年底,部分煤炭订货会已经开始实践电煤价格并轨,山西省内大型煤企签订的长期合同煤价仍低于现行市场价格。2012年末的经济数据变化显示,我国经济温和回升态势基本确立,为2013年经济运行奠定了良好开局。
综合媒体、专业机构和部分分析人士预测,我们认为,2013年电力市场将总体宽松、平稳向好,主要指标预测如下:1.用电量或将稳中微升。火电发电量自11月份开始才结束了4月份以来的持续负增长态势,全年达到3.91万亿千瓦时,同比仅增长0.3%。2013年,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趋稳回升,煤炭市场整体形势将会平稳有序发展,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。2012年,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依然位居全国原煤产量前三甲,分别完成原煤产量10.8亿吨、8.3亿吨和4.63亿吨,同比分别增长10%、5.2%和14.3%。2013年,电力产能收缩已是业内共识,发电小时数回升可期,而电力企业的负债率、财务成本均在下行通道中,因此火电赢利能力继续回升的预期很大。
过去的2012年,对于电力和煤炭行业来说,都极不平凡。《证券导刊》认为,如果煤电联动政策执行到位,火电行业将从周期性行业变为弱周期行业,而且是顺周期行业,赢利能力将更为稳定。中商情报网预测,由于火电项目的建设期为2~3年,投资的变化将在2013~2014年反映在装机投产上,因此2013~2014年火电新增产能将收缩。
中电联认为2013年电力需求稳中微升,煤电矛盾处于缓解期。综合以上因素分析,我们预测2013年水电企业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下降,火电企业平均利用小时数将有恢复性增长。2012年,内蒙古、山西、陕西依然位居全国原煤产量前三甲,分别完成原煤产量10.8亿吨、8.3亿吨和4.63亿吨,同比分别增长10%、5.2%和14.3%。5.电煤价格并轨对合同煤价格影响不大。
由于用电需求增长趋缓,全国大部分地区未出现长时间高温高湿天气,同时水电出力快速增加,电煤供应状况明显好于上年,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,其中华北、华东、华中电力供需平衡,西北、东北电力供应有富余,仅南方电网上半年受干旱影响电力供需形势偏紧,最大电力缺口达到653万千瓦。从煤炭供应情况看,十一五以来,我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.2万亿元,经过多年大规模的煤炭投资、资源整合和技术改造,煤矿产能大幅度提高。
四是煤炭价格整体回调,区域差异化特征明显。如果改革配套措施如电价形成机制、煤电联动、铁路运力等完善落实到位,火电企业发电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,经营业绩将继续改观,有助于形成煤电一体协同发展格局,推动电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,反之则可能催生新的煤电矛盾,使火电企业重新陷入亏损的困境,打乱正常的电力市场秩序。综合合同煤价和市场煤价,2013年全年煤炭均价将较2012年下跌5.4%左右。受宏观经济形势和季节性市场供需影响,预计2013年煤价在第一季度小幅上涨后将趋于稳定,总体保持低位振荡运行,电价上涨的可能性极小。
煤炭供大于求的现象仍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存在,随着煤炭供应能力持续提高,今后产能过剩可能会成为常态。水电受益于2012年来水偏丰发电量大幅增长,但水电企业基本靠天吃饭,丰一年,枯一年,年度不平衡性严重,2013年可能会出现下降。初步估算,2012年五大发电集团利润总额达到460亿元,创发电集团成立以来历史最好水平。综上分析,我们认为,2013年电力市场将企稳向好,全国用电量或将稳中微升,发电新增产能继续收缩,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回升可期,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可能继续提升,发电侧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,电力基建投资的减缓有利于深化结构调整、做好做优存量资产,电煤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有利于形成煤电一体长效协同发展格局,促进经济平稳健康有序发展。
煤炭进口增加,沿海市场国内煤炭供应将相应减少,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国内煤价的反弹回升。4.电价或将维持现有水平。
电力企业终于走出了亏损的泥潭,实现了赢利。3.利用小时数可能同比持平。
三是电量增长先抑后扬。党的十八大和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,将对2013年社会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,随着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的出台,国家宏观经济面将复苏向好,作为与国民经济关联度极高的电力、煤炭行业,2013年发展趋势将是怎样的变化?供需形势如何?需求增速又是怎样?近期,我们对2012年电力市场、煤炭市场进行了回顾,对2013年电力市场、煤炭市场进行了分析预测。2013年,电力产能收缩已是业内共识,发电小时数回升可期,而电力企业的负债率、财务成本均在下行通道中,因此火电赢利能力继续回升的预期很大。2012年进入二季度,全社会用电增幅急速回落,火电机组利用小时加速下滑,一、二、三季度受经济结构调整、经济增速趋缓的影响,全社会用电增速分别为6.8%、4.3%和3.9%,呈逐季回落态势,相比2010年、2011年而言,用电量增速基本在低谷徘徊。核电方面,随着核电项目的重启,2013年我国核电设备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。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,2012年全国原煤产量完成36.6亿吨,比上年增长4%左右,增速同比回落4.7个百分点。
预计2013年重工业生产运行将提速,制造业、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增速将小幅回升,全社会用电量将继续延续去年10月份以来的回升态势,较2012年稳中微升。2012年底,部分煤炭订货会已经开始实践电煤价格并轨,山西省内大型煤企签订的长期合同煤价仍低于现行市场价格。
由于经济增长放缓,全社会用电需求增长乏力。四是火电发电量低速增长,水电发电量快速增长。
我们对2013年煤炭市场形势的判断是:煤炭总体供应相对宽松,需求会有所增加,呈低速增长,煤炭价格在经历冬季用煤高峰拉动小幅上涨后,4、5月份可能回调,全年整体将延续2012年的下跌态势,但下降幅度不会太大,大概在5%~10%之间。据中商情报网预测,在电煤价格完全并轨的情况下,2013年合同煤价将较2012年上涨5%,而2013年的市场煤价将与2012年第四季度持平,2013年全年平均市场煤价将比2012年下跌9%。
随着能源领域改革进程的加快,预计2013年会有更多向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举措和行动,在宏观调控监管、煤电联动、电煤产运需衔接、脱硫脱硝电价、新能源发电、智能电网等方面出台细化方案和配套机制,进一步促进电力市场平稳有序发展。然而,进入2013年,煤电两行业的命运又将如何,本期特对此进行专题分析。中商情报网预测,由于2013年发电新增产能明显收缩,尤其是火电新投产机组明显减少,因此火电发电小时数将上升。综合媒体、专业机构和部分分析人士预测,我们认为,2013年电力市场将总体宽松、平稳向好,主要指标预测如下:1.用电量或将稳中微升。
火电发电量同比仅增长0.3%。火电发电量自11月份开始才结束了4月份以来的持续负增长态势,全年达到3.91万亿千瓦时,同比仅增长0.3%。
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大增,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数据,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煤炭2.9亿吨,比2011年增加1.076亿吨,同比增长59%,全年净进口达到2.8亿吨。虽然煤价下行致社会舆论存在下调电价的预期,但这是煤炭市场适应经济发展的理性回调,加之电煤价格双轨制取消,火电企业自2008年以来的巨额历史亏损没有得到弥补,电价下调的可能性也不大,实际结算电价或将维持在现有水平。
过去的2012年,对于电力和煤炭行业来说,都极不平凡。经济企稳回升将带动用电需求的提高,会带来煤炭需求增长。
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,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4572小时,同比降低158小时,其中水电3555小时同比提高536小时,火电4965小时同比降低340小时,核电7838小时同比提高79小时,风电1893小时同比提高18小时。主要呈现出四个特征:一是电量增速明显回落。由于6.7%~7.2%的发电量增长与6.1%~7.0%的装机容量增长基本持平,预测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可能维持2012年的水平,约在4500~4700小时之间。虽然两重天的境遇没有变化,但喜忧的主体却发生了对调:煤炭行业结束了黄金十年的历史,价格较上年有所下挫。
《证券导刊》预测,2013年用电需求仍然比较平稳,增速在6%~8%之间。2013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将全面提速,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,其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体制改革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这将对上网电价、煤价、气价、节能环保补贴等电力市场要素产生较大影响。
二是电力供需平衡宽松。根据有关机构预测,2013年全国煤炭产量将增长5%左右,煤炭消费量将增长4%,增幅比上年均有小幅提高。
对于电煤价格并轨对火电企业经营业绩的长远影响,有专家认为,虽然目前电煤价格并轨不会对电企造成较大压力,但由于煤炭的有限资源属性,煤炭价格长期来看是呈上升走势的,已经并轨的电煤价格将对占发电量80%的火电企业产生较大影响,特别是对重点合同煤较多的东北、山东等区域冲击较大。5.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将加快。